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服务系列机器人持续活跃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2025年9月10日—14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首钢园区举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受邀参展,在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场馆展示创新成果——心理服务机器人“北小六”以及“北小六”衍生产品“麦蜜喜乐”(Myme Merry)。“麦蜜喜乐”是一款定位家庭游戏版的便捷式心理服务机器人,此次在服贸会首发。本次健康馆展示以“全球服务,共享健康”为主题,汇聚了全球顶尖医疗机构与前沿科技转化成果,推进了行业交流与示范。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目前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要规范心理健康监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2025年,国家卫健委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倡导要进一步提高儿科、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增强群众获得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将青少年心理健康作为全民健康的关键领域。

目前,青少年群体心理需求持续增长,传统心理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目前所需的高频次、个性化的成长陪伴需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黄薛冰带领团队,基于丰富的循证干预研究结果与临床实践经验,结合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发了“北小六”AI心理服务机器人,自2022年发布以来,已应用于医院儿童中心、学校等不同场景,服务16,000余人。受邀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交流等多项活动;接受央视晚间新闻、央视财经等的采访报道;入选健康中国“促进医疗服务均衡发展”创新实践案例,获评为“2024年度精神医学领域十大进展”之一,获得“荣耀医者·学术创新奖”。

在此基础上,为更便捷广泛提升服务,进一步增加专业精神健康服务的可及性,黄薛冰带领团队研发了家庭游戏版“麦蜜喜乐心理私教机器人”,通过AI情感陪伴与游戏化成长体系,让青少年在家就可以获得科学、有趣、定制化的心理服务。

在本次服贸会中,“北小六”AI心理服务机器人和“麦蜜喜乐”心理私教机器人在健康卫生服务馆中的“国家人工智能医疗领域应用中试基地”展出。作为全馆唯一的心理健康打卡点,“麦蜜喜乐”受到中央总台中国之声、《健康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其中,中央总台中国之声对“麦蜜喜乐”的直播采访吸引了7000多万人次观看互动。黄薛冰受邀做客“服贸健康大讲堂”,基于“北小六”和“麦蜜喜乐”的研发与应用情况,分享“便民智慧心理服务体系构建及应用”。此外,黄薛冰还受邀参加了服贸会特别策划的直播节目“服贸对话——AI大模型在专科医疗中的创新应用”。在节目中,黄薛冰分享了“麦蜜喜乐”的设计初衷:我们既往习惯约束自我,只要一涉及到学习、治疗,我们就必须非常严肃。我们不希望让孩子们在繁重的学习之余,还要紧张地去自我成长,成长是非常自由的,是符合我们天性的,要让孩子能够快乐地成长。

展示现场

在全馆展品中,“麦蜜喜乐”的观众体验活跃度名列前茅,小机器人清新可爱的形象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体验,获得了一众好评。心理教师王老师体验后表示:“最让我惊喜的是聊吧模块的主题对话——不仅对话氛围轻松自然,同时引导用户进行情绪平复和反思,这为孩子们的青春成长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持。”一位父亲赞叹“我的世界”不仅故事场景精美,旁观孩子“高光时刻”的对话让自己看到了孩子内心不曾展示的闪光点。一位体验了“麦蜜喜乐”的小朋友说:“其他机器人只是让我开心,但麦蜜喜乐能说出我的心情,理解我心里的想法。”此外,还有诸多外国友人驻足体验“麦蜜喜乐”,表达了对“麦蜜喜乐”的喜爱与好评,并且表示希望有机会可以引入自己的国家。目前,“麦蜜喜乐”英文版正在开发中,未来可服务“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促进精神健康服务的国际合作交流,共同发展进步。

观众体验

从2022年“北小六”AI心理治疗机器人的亮相,到2025年“麦蜜喜乐心理私教机器人”首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始终秉持“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在AI心理服务领域持续深耕。随着“麦蜜喜乐”等AI心理服务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更多青少年可以更便捷地获得专业、温暖的心理成长支持,推动“人人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落地实现。

(北大六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