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健康科普故事 传承厚道医学精神——医学预科开展2025级新生职业精神教育活动
11月7日,为助力2025级医学新生筑牢职业精神根基、涵养医学人文情怀、提升健康科普能力,在医学新生职业成长的起点播撒医学人文种子,于知识传播中诠释医学职业精神,医学生预科办公室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知名医学科普作家薄世宁,以“做有血有肉有意思的医学科普”为主题,与医学预科新生展开深度对话。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2025级口腔2班第二班主任王军为,医学部学工部副部长张红梅,医学生预科办公室主任杨歌,医学预科各班辅导员参加活动。活动由医学预科学生助理团承办,医学人文学院2025级本科生李奕霏主持。

薄世宁作分享
讲座开篇,薄世宁直指医学科普工作中的三大思维误区。他强调科普宣传工作中,“认为人天生爱学习”是一种误解,人类大脑并无专门的阅读功能区,面对专业知识容易产生逃避反应;其次,医生需警惕“专家视角”的局限,网上伪专家常以更“真诚”的方式传递错误信息,因此专业能力不等于内容呈现能力;最后,短视频时代需摒弃“我讲你听”的单向输出模式,唯有通过点赞、评论、收藏等双向互动,才能让知识真正扎根人心。
随后,薄世宁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医学科普的六个核心心法,用生动案例为新生搭建起专业与大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他强调:“故事是交付知识的最佳载体”,并以1870年英国“船长号”炮塔舰因过度设计而翻沉的历史,关联“少即是多”的哲学思想与过度医疗的反思,让受众在共情中理解专业道理;“跨界能迅速降低认知门槛”,他用经济学家通过‘不买保险’识别恐怖分子的案例,类比癌症靶向治疗的精准打击原理,使复杂机制一目了然;“构建清晰思维模型”,他提出“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的核心观点,将各类医疗行为统一归结为为人体自我修复创造条件;“Show me,not tell me”理念,他通过1832年伦敦霍乱期间托马斯·拉塔医生用羽毛管实施静脉输液的案例,直观展现医疗技术的革命性意义。“语言是刻画人物的核心工具”,他通过林巧稚医生弥留之际“快拿产钳来”的呼喊、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我害怕闭上眼就永远睁不开了”的倾诉的例子,强调语言的力量能够直抵人心;“好内容需兼具知识、认知与同理心”,他表示知识是准确的底层基础,认知是深度理解的核心区分度,同理心是服务人类情感需求的最高层次。2025级基础1班杨雅雯表示:薄老师将反恐与靶向治疗类比,让我瞬间理解了抽象的原理。原来高深的学问也可以通过如此生动的方式呈现,这为我未来的学习打开了新思路。

活动现场
讲座过程中,薄世宁通过多个真实临床一线工作中的动人故事,让科普心法落地生根,也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医学的温度与力量。24岁子宫内膜癌晚期患者抢救成功后,因不愿让家人陷入长期贫困而选择放弃治疗,让同学们读懂“失去希望是痛苦的本质”;61岁多重病患在肾移植失败、罹患淋巴瘤后,感染新冠后意外激活免疫力从而治愈淋巴瘤,印证了“生命的敌人也是隐蔽的工匠”;44岁肺癌晚期患者为见证儿子高考,通过基因检测与靶向治疗重获新生,诠释了“好病人是绝望时仍信科学,好科学是能以温情讲清道理”的深刻内涵。2025级临床9班傅亚男表示:“你的身体比你还爱你”,这句话让我从另一个维度理解了生命的韧性与尊严。医学不仅是对抗疾病,更是读懂身体的语言,并助其一臂之力。

互动交流环节
薄世宁的分享真挚而深刻,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案例诠释着北大医学“厚道”之精神。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出问题,薄世宁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分享。针对“如何避免过度用药”的疑问,他表示现代医学以证据为基础,临床指南会对治疗行为明确规范;谈及“印象最深刻的医患交流”,他分享一位44岁肺癌患者战胜病魔的案例,强调医患沟通的核心是“传递希望”与“建立信任”;面对“科普是否助力职业发展”的困惑,他指出科普是“互利行为”,健康科普工作既能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又能为医生积累口碑、增强影响力、改善医患关系,因此鼓励新生同学们积极尝试。

师生代表为薄世宁颁发感谢状、赠送形象画
活动尾声,医学部学工部副部长张红梅老师为薄世宁送上感谢状,医学英语专业2025级本科生高上同学代表全体同学献上精心准备的嘉宾画像,师生们合影留念。同时,医学生预科办公室也在44楼学生一站式综合社区“医预图书馆”上架薄世宁著作《命悬一线,我不放手》,供同学们借阅研读。

活动合影
作为医学预科2025级新生职业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59期“医预茶吧”不仅传授了医学科普的实用方法,更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职业精神洗礼。薄世宁的分享让新生们领略到医学的广度与深度,激发了同学们对医学传播与健康教育的责任担当。相信此次职业精神教育活动能够进一步助力北大医学新生坚定理想信念、精进专业本领、涵养人文情怀,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温度、有担当的卓越医学人才,在矢志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道路上绽放青春力量。
(学工部 医学生预科办公室)
编辑: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