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六院牵头成立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联盟

2025年10月12日,“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该联盟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牵头,联合全国多家与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相关的医疗机构共同发起,旨在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整体部署,构建全国性协作平台,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自全国各地的精神卫生领域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代表100余人出席会议,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会议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党委副书记、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联盟倡议者刘靖主持。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刘晓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陆林,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岳伟华,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王高华,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文强,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学组组长况利等分别致辞,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对联盟的工作给予了指导,对联盟的发展寄予了殷殷期望。

陆林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健康是关系到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重大公共卫生议题。近年来,儿童抑郁、焦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早期识别与干预尤为关键。他强调,要通过联盟平台推动多学科协作,凝聚各方力量,提升全社会心理健康素养,共同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刘晓光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加强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刻不容缓的时代任务。他指出,联盟的成立将有效提升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预防、识别、干预和治疗水平。医学部将继续支持联盟发展,推动建立家校社医协同机制,共同守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岳伟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成立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联盟,旨在为这一特定人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服务。联盟将促进临床服务、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推动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服务网络协同联动。北大六院将继续发挥国家精神卫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服务能力,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健康提供更加系统、专业的保障。

王高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从精神医学角度看,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沟通质量与情绪氛围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他强调,应推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指导,促进家校协同、医教结合,共同构建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支持体系。

王文强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学科的发展与规范化建设。他指出,未来将依托联盟平台,推动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带动各级医疗机构共同提升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诊疗能力与服务水平。

况利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联盟的成立为全国同行搭建了一个共享、共建、共研的重要平台。她表示,希望各成员单位携手努力,加强学科协同,完善服务体系,持续推动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事业迈上新台阶。

联盟的主席单位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主席单位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脑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七家单位。这些单位均为国内精神卫生领域的权威机构,在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领域具有雄厚的实力。

联盟成员共85家单位,涵盖了设有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的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体现了联盟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成员单位将通过联盟平台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推动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与会专家认为,联盟的成立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实践,是响应“儿科与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2027)”具体措施,也是加强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构建预防、诊疗、康复、促进为一体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临床服务水平,加强专科人才培养,促进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完善家校社医协同机制,形成覆盖全周期、全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未来,联盟将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健康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北大六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