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相伴,共筑健康防线——医学部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教育宣传活动举办

每年10月10日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凝聚了全球促进精神健康的共识与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2027年设定为“精神卫生服务年”,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与深化。

为积极响应“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号召,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医心相伴,共筑健康防线”2025世界精神卫生日教育宣传活动在体育馆北侧广场顺利举办。活动围绕情绪传感器、认知急转弯、行动充电宝和“心理+X”四大板块展开,吸引了众多同学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在专业引导下深入体验情绪表达、认知重构与行为调节的心理学机制,在互动中深化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同时领取中心精心制作的心理健康科普卡片。这场集专业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宣教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身心同诊”的整体医学观深植同学心中,是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生动校园实践。

  

情绪传感器:情绪有温度,心声共绘画

情绪传感器项目包括“心情温度计”和“情绪接力画”两个活动。“心情温度计”活动中,同学们用一枚枚小小的贴纸,标记下自己的情绪坐标,温度计上贴纸迅速覆盖各个刻度,记录下鲜活真实的情感瞬间。“情绪接力画”活动邀请同学们合作完成情绪主题画作,用色彩与笔触串联起彼此的情感共鸣。简单的心理趣味活动形式,让抽象的内心情绪得以被看见、被感知,绘成一幅具象的情感地图。

认知急转弯:脑力大作战,思维过山车

认知急转弯项目包括“颜色大混战”和“猜猜几匹马”两个小游戏。在“颜色大混战”中,同学们需要排除字义的干扰,快速说出文字的颜色,直观感受“斯特鲁普效应”下大脑优势反应与专注力之间的拉锯;“猜猜几匹马”则巧妙设置语言陷阱,引导同学们跳出逻辑定式,洞察问题本身隐含的线索。同学们热情参与,在“错误”与“顿悟”的交替中,感受思维转换的张力与乐趣。

行动充电宝:轻松动一动,点亮心活力

行动充电宝项目通过三分钟内进行“拍—冲—写—停—呼”五组动作,构建以微行为实现高效情绪调节的“应急作战包”,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身体作为情绪调节媒介的独特力量。活动现场互动积极,不少同学反馈,这种“以行促心”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可随时取用的内在稳定工具。在这三分钟的专注里,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随时为生活充满能量。

“心理+X”板块:跨界促融合,服务启新篇

“心理+X”板块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层次丰富、内涵深刻的心理健康服务体验。“北小六”体验区是“心理治疗+人工智能”的结合,融合语音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标准化服务方案与专项训练模块,为焦虑、抑郁、失眠等常见心理困扰提供精准干预,让同学们在体验中感受科技为心理健康支持带来的便捷与可能。“医心加油站”系统展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完整服务体系,让同学们全面了解校园心理支持网络的丰富资源。“心理+X”我有话说成为思想碰撞的交流平台,同学们踊跃分享对“心理+医学”融合发展的见解与期待,这些宝贵的反馈将被中心认真记录与分析,为未来开展更具医学特色的心理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医心相伴,共筑健康防线。2025世界精神卫生日教育宣传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以情绪、认知、行为三大心理维度为框架,构建了一个集科普、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心理健康促进平台。活动不仅提升了同学们对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能力,更在沉浸式参与中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与专业资源利用意识。未来,医学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将持续探索“心理+医学”的创新实践,致力于将心理服务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打造更具韧性、更富温情的心灵栖息地,陪伴每一位医学学子稳健前行。

(医学部学生工作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