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举办第八期“青医说”讲座,援疆医生侯征受邀主讲

2025年3月2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本科生团总支发展部举办第八期“青医说”讲座,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中组部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侯征老师,为同学们讲述她在临床实践、边疆医疗支援与个人成长中淬炼医者初心的动人故事。学院团委副书记叶山与六十余名同学参与讲座。

援疆岁月:以专业守护边疆患者健康

侯征老师分享了她作为援疆干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一年半的工作经历。她提到,新疆地广人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许多患者因语言障碍或经济条件受限难以获得及时救治。在援疆期间,她带领团队开展妇科肿瘤手术与化疗,并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帮助基层医生提升对女性慢性盆腔痛等病症的认知。

在援疆的18个月里,侯征老师的足迹遍布新疆所有地州,用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和细致的人文关怀赢得了各族患者的信任。她曾前往海拔五千余米的红其拉甫国门、海拔四千余米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等参与边疆义诊,深入边境线为女性护边员、边境警察等群体提供医疗服务。在一次和田地区的出诊中,她通过耐心沟通和轻柔检查,让饱受盆腔疼痛困扰的维吾尔族患者真切感受到医者的尊重与关怀。“语言不通,但心灵相通。医学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共情与守护。”她感慨道。

令她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哈萨克族的患者。在术后化疗期间,侯征老师主动关心患者情况,根据患者情况以中医辅助治疗、缓解疼痛与不适。这位患者在病房中一针一线亲手缝制了一件哈萨克族风格的马甲赠予她以表感谢。

还有一位高三学生因盆腔包块一家辗转求医,本计划赴京就诊,得知侯征老师在新疆后,选择前往自治区中医医院求助。她迅速安排患者住院并完成手术,最终病理确诊为良性肿瘤。这位高三学子在康复后专程来乌鲁木齐看望侯征老师并表达感谢。侯征老师说:“患者的康复永远是对医生最好的嘉奖。”

临床挑战:从基本功到医者担当

侯征老师结合在北医三院延安分院抢救危重产妇的案例,为同学们强调临床基本功的重要性。

在北医三院延安分院支援期间,她参与救治一名因胎盘植入导致大出血的产妇,在血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凭借多年临床经验成功止血并保留患者子宫。她感慨:“若没有日常拉钩、管理急危重症病例的积累,危急时刻便难以力挽狂澜。”

作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务监督组妇科专家,侯征老师长期服务国家队,保障女运动员健康。

在备战奥运会期间,她带领团队开展女运动员妇科问题专项研究,既助力运动员赛场争金,更注重保护她们的长远健康。“我们不仅要让她们为国争光,更要为这些女孩子的终身健康负责”她分享道。这种将专业精神融入国家需求的经历,成为她践行医者使命的重要篇章。

寄语学子:坚守初心,脚踏实地

面对学生提问“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侯征老师坦言,医学之路充满艰辛,但“每天的日常工作都是修行”。她鼓励学生多经历、多思考,在临床中练就判断力,同时保持锻炼身体和积极心态,“用勇气、智慧和幽默感面对不完美”。

谈及学医初心,她回忆自己因“帮助他人”的核心价值选择从医,并寄语在场学生:“医学是人类善良情感的表达,能帮助患者已是莫大成就。科研与教学最终都应回归服务患者的本质。”

活动现场,学生们踊跃分享学医初衷,有的受家人影响,有的向往探索生命奥秘……侯征老师一一回应,并向在场每位同学赠送新疆特色零食,现场气氛温馨热烈。基础医学院本科生团总支发展部还为侯征老师赠送了70周年院庆精美文创。

讲座尾声,侯征老师以玄奘取经之路比喻医学征程:“决定我们成为怎样医生的,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练就的初心与判断力。”

活动在掌声中落幕,同学们纷纷表示,侯征老师的故事让他们对医者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将激励他们在医学道路上笃定前行。

(基础医学院学生办公室/团委)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