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举办“数字健康赋能优质医疗”讲座 牛津大学副校长Richard Hobbs教授主讲
2025年10月19日,牛津大学副校长、牛津数字健康研究所所长Richard Hobbs教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科技楼报告厅进行了题为 “数字健康赋能优质医疗(Digital Health for Better Care)” 的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助理官锐园主持,现场一百余名师生参加。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副书记姜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倩,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合作处处长孙秋丹出席活动。


讲座开篇,Richard Hobbs 教授以互动形式切入,邀请听众就 “AI 与数字健康对医疗角色、医疗质量及健康寻求行为的影响” 发表观点。他借此强调,数字健康不仅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抓手,还将进一步释放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潜力,并明确界定数字健康的核心范畴 —— 涵盖电子健康记录、数字医疗及数字疗法三大领域。
在案例解析环节,教授着重凸显监管监督对数字健康创新的重要性,指出规范监管是技术安全有效落地的根本保障。针对慢性病管理,他以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项目为例,说明通过简易数字干预手段,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印证了数字健康赋能患者的实际价值;在传染病防控领域,他深入剖析数字追踪系统的作用 —— 依托手机数据追踪密切接触者并向高风险人群预警,为疫情快速响应提供支撑,有效降低全面封锁带来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谈及电子健康记录的价值,Richard Hobbs 教授表示,这一系统是医疗大数据分析的核心基础,加大投入可为行业提供丰富数据资源。关于 AI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教授介绍了其在医学影像领域、药物研发领域、疾病追踪与疫情防控中的多元实践形式。面对数字健康发展的挑战,Richard Hobbs 教授分析了不同传染病的防控难度,并指出,风险预测模型与机器学习算法是应对挑战的重要工具。
在数字健康与行为改变的关联探讨中,教授分析了数字技术与社交媒体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智能系统有望改变医疗从业者与患者行为,社交媒体在其中作用关键,未来或能进一步影响公众健康观念与行为;但同时,社交媒体也带来信息甄别难题,健康领域虚假信息与谣言传播可能危害公众健康。因此,研究智能算法、开发高效医疗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当务之急,需以科学方法引导公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念、提升健康素养。

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围绕数字健康疾病预防、英国跨地区医疗数据共享的挑战与策略、数字健康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等议题踊跃提问,Richard Hobbs 教授逐一解答,提出独到见解,让听众深受启发。
讲座结束后,Richard Hobbs 教授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就潜在合作展开会谈,围绕师生短期交流、科研合作等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此次主题讲座活动,为数字健康领域学术交流搭建了重要桥梁。以此为契机,医学部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数字健康领域专家学者的联动,推动医学部师生加深理解数字健康技术在临床医疗、公共卫生等场景的创新应用,为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与质量、助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医学人文学院、医学部国际合作处)
编辑: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