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革新・人文共融——医学院校英语教学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
2025年5月10日,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医学语言与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数智革新・人文共融:医学院校英语教学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楼209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全国30余所院校及相关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AI技术赋能医学外语教学、医学人文与外语课程融合、全球卫生治理与国际胜任力培养、医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国医药国际传播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开幕式:锚定教育初心,擘画融合发展方向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助理官锐园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郭莉萍教授首先致辞,她对远道而来参会的专家老师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并简单介绍了学院在医学人文教育领域的学科布局与特色优势。在随后的致辞中,郭老师指出当前医学院校英语教学面临着技术迭代与人文传承的双重挑战,我们更应重视“人”在技术时代的存在和价值。AI不应是要替代教师的工具,而是优化教学流程、释放教师创造力的助手。她呼吁广大教师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在教学中坚守人文底色,通过积极推动校际合作、共同探索医学院校教学创新改革的新路径。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在致辞中围绕“文化出海、人才培养、数字革新”三大关键词展开论述。他强调,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是医学外语教育的重要使命,需以中华文化深度赋能健康传播,通过精准翻译中医药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助力国际社会理解中国医学智慧。针对人才培养,黄玉龙提出要培育“医学+语言+翻译+跨文化沟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矩阵,依托医学院校特色打造“专业教育+翻译能力”双轮驱动的培养模式。在技术应用层面,他呼吁行业加快医学翻译标准化建设,推动AI技术与翻译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智能工具提升医学文本处理效率,为全球卫生合作搭建更畅通的语言桥梁。
主旨研讨:多维视角碰撞,凝聚教学改革共识
全天研讨会日程安排非常紧凑,共安排了四场20个报告,围绕“数智革新”与“人文共融”,从理论引领到实践创新展开热烈交流。在医学生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方面,来自武汉大学的邓鹂鸣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体裁素养和ESP教师发展间的关系,以及体裁教学对于医学生学术英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其他专家就语料库在医学论文摘要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医学论文写作课程上的运用、小组文献共读活动在研究生学术身份构建和学生培养中的作用等进行了介绍。这些报告为学生学术能力的提升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启发。
在AI技术对医学外语教学的赋能路径议题方面,来自首都医科大学的卢凤香教授从宏观上论证了AI时代《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通过运用AI个性化学习系统与混合式教学,可提高教学效率,并实现线上资源和线下人文的互动互补。其他专家深入探讨了数据驱动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I教学助手在学术交流场景的实践以及智能工具在多模态健康信息翻译中的效能,既肯定技术对教学效率和学术传播能力的提升作用,也强调“人机协同”中教师在价值引导中的核心地位。
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田丽丽教授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以“云-台-端”一体化智慧教学资源平台为依托,构建了“教-训-评”一体化的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模式。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李清华教授指出了学科建设需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医学英语专业应培养英语+医学的复合型宽口径语言服务人才,体现“因材施教,分类卓越”理念。其他专家也围绕医学院校外语学科定位及课程设置、学生国际学术传播力培养、中医院校翻译人才、国际化人才培养、全球卫生治理人才培养等内容做出精彩汇报。专家一致认为,外语教育需紧密对接“新医科”需求,强化“医学专门用途英语”、“全球卫生治理”等特色方向。
在国际传播和人文议题方面,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郇昌鹏教授分享了基于语料库的批评现象学如何应用于探索国家形象的符号建构与传播机制。来自于电子科技大学的何敏教授则从文学的角度,梳理了美国科幻小说中的人工智能书写历程,关注人类作为整体的文明进程的推动者,如何理性面对人、自然与技术的关系。其他与会学者结合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研制、海外中医思政案例库建设等实践,展现语言课程如何成为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跨文化沟通能力及传统文化传播意识的重要载体。
医学人文学院医学语言文化系教师也在大会上分享了各自的教研成果。乔玉玲副教授展示了知识图谱建设和AI教学助手如何应用在“英语学术会议交流”课程教学中;李芳副教授介绍了如何运用疼痛科门诊谈话会话分析促进医患沟通和生命关怀;李俊副教授阐述了医学院校英语院系对于全球卫生治理人才培养的独特贡献;邹漫云、马旭副教授则发布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医学生英语听说动机在AI时代的变迁以及学生对AI语言学习工具的接受度。医学人文学院教师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希望能和兄弟院校的同仁们携力奋进,为推进医学院校英语教学创新做出应有贡献。
闭幕展望:构建创新生态,赋能医学教育未来
会议闭幕式上,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语言文化系主任乔玉玲副教授对全天研讨进行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务实、高效、温暖的大会,既有理论高度,更重实践落地。期待本次研讨会可以促进 “以技术破解教学痛点,让课堂更智能;以人文滋养医学初心,让教育更温暖;以合作凝聚创新合力,让未来更可期”。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在外语教育数智化转型与人文教育融合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与会者一致认为,在“新医科”建设背景和AI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中,我们当以今日之思,成就明日之行,共同书写医学院校英语教育的崭新篇章!
(医学人文学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