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铸同心,一切为了高原群众健康——北大人民医院专家团赴四川阿坝州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情系阿坝,再铸同心——2025年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于5月15日—5月21日开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积极响应中央统战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号召,根据当地医疗帮扶需求,于2025年5月15日组织“同心·共铸中国心”专家团队一行15人赴四川省阿坝州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专家团不顾奔波疲劳与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分别前往马尔康市、壤塘县开展义诊及医疗帮扶与主题公益活动,为高原群众送去健康。
健康送到群众身边
“肺部有啰音,赶紧吃药,别发展成重症肺炎了。”“您的腿疼多长时间了?拍过片子吗?”“您这个情况,最好还是尽快做手术。”
听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们要来义诊,当地百姓都早早地来到现场排队。有的拿轮椅推着家里的老人,有的拄着拐杖蹒跚而来,有的手拿病历和片子等着给医生看。虽然面临语言不通的情况,但是在当地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专家们认真倾听着前来义诊的患者的疼痛诉说,耐心地询问患者的病史。
在阿坝州人民医院、上寨卫生院、上杜柯乡卫生院、中壤塘镇卫生院、藏洼寺、布康木达尼姑修行点,“人民”专家们用脚步丈量高原净土,用仁心仁术架起健康桥梁,用义诊服务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高原的角落。在有限的条件下,专家们在进行义诊的同时开展健康科普,帮助当地群众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疾病控制等各个领域提升健康意识。
“谢谢你们!”当地百姓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每一位来到阿坝的专家和志愿者不停地表达着感谢,眼神里闪着淳朴的光,以藏族同胞最朴素而真挚的方式表达着他们深深的谢意。
专家在壤塘县上寨卫生院义诊
专家在壤塘县上杜柯乡卫生院义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同心·共铸中国心”专家团队
筑牢基层医疗根基
除了通过义诊服务当地百姓之外,“人民”专家通过手术、带教、查房、讲座、座谈等方式,将高质量医疗资源与医学知识带到基层,通过实实在在的基层帮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技术的种子在高原生根发芽。
从手术刀的精准毫厘,到带教课堂的思维碰撞,从查房床旁的细致问诊,到示教室的思想交流……在阿坝州人民医院和壤塘县人民医院病房,专家们带着当地医生逐一讨论疑难病例。专家们结合患者病史、影像资料,从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到健康管理逐一剖析,给出“因地施策”的诊疗建议。
专家团一行与阿坝州人民医院座谈
专家团一行与壤塘县人民医院座谈
红色精神映初心
马尔康,这片红色热土,曾经见证了红军长征的艰难与辉煌。1935年,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三进三出”马尔康,马尔康作为重要驿站和后勤保障地,为红军提供了宝贵的支援。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条件下,当地藏族群众倾其所有,谱写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专家团队一行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阵地——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与吾依乡章腊沟村,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大家认真参观历史文物与图片展陈,深切感悟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与坚定信念;驻足聆听章腊沟村干部讲述红色往事,深刻感受红军精神的伟大力量,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信念和责任。
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多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党建+业务”的形式,精准帮扶,将“国家队”的医疗资源沉到基层,让技术帮扶与红色基因同频共振。“人民人”秉承“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初心,凝聚起跨越地域、民族的同心之力。近十多年来,脊柱外科、骨关节科、妇产科、心外科等医疗团队深入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送医送药,足迹遍布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继续以“国家队”的担当,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每一个角落。
(人民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