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圆满完成2025年度国家巡回医疗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 2025 年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于2025年9月8日至27日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人民医院、鄂托克旗人民医院和杭锦旗人民医院开展巡回医疗工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度重视国家巡回医疗工作,结合基层医院需求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巡回医疗工作计划,选派高年资临床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由医务处医教协同办公室副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郝一昌担任队长,与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皮彦斌、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启佳、疼痛科副主任医师易端、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邓凤、儿科副主任医师汤亚南、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杨琨、口腔科主治医师白艳杰共计8人组成巡回医疗队。医疗队分阶段在三家医院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支持工作。
9月8日上午,医务处副处长吴昕霞带队参加2025年国家医疗队鄂尔多斯市巡回医疗启动会,表示将发挥国家医疗队的优良风范,发扬“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不仅要把北京的优质医疗服务送到草原百姓身边,更要把技术、理念留在基层,切实把巡回医疗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发挥“国家队”的标杆作用。
国家巡回医疗队鄂尔多斯市巡回医疗启动会参会人员合影
医技破壁惠边陲
巡回医疗队累计完成门诊诊疗1600余人次、手术示教140余例,突破多项技术空白,重点解决当地疑难病症。疼痛科易端完成鄂托克前旗首例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介入血管外科刘启佳开展杭锦旗首例大隐静脉射频消融术,两项微创技术填补区域空白。运动医学科皮彦斌指导膝肩踝关节镜手术,妇产科邓凤规范宫腔镜诊疗流程,口腔科白艳杰演示复杂阻生牙拔除术。创新医疗技术的开展让患者在当地享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免去远赴北京就医的麻烦;而对于因病情复杂、手术配套要求较高导致无法在当地完成手术的患者,医疗队还为患者转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了极大便利。此外,巡回医疗队开展多次牧区义诊,为300余位牧区百姓提供体检报告判读、疾病诊治建议等服务,普惠当地群众。
巡回医疗队开展医疗工作
教泽绵长育栋梁
教学方面,医疗队着力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巡回医疗队开展专题授课183场、查房带教98次,针对基层薄弱环节精准施教。泌尿外科郝一昌、运动医学科皮彦斌分别就泌尿系结石分级治疗、急性运动损伤处置开展系统培训;儿科汤亚南、内分泌科杨琨针对当地高发的儿童神经疾病、糖尿病,传授标准化诊疗路径;妇产科邓凤传播辅助生殖技术新理念,口腔科白艳杰指导儿童错颌畸形早期干预技术。通过“手把手”实操指导和规范化教学材料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受援医院青年医师的临床决策能力。
巡回医疗队开展教学工作
科研固基启新思
针对基层科研基础薄弱问题,巡回医疗队首创“临床问题导向型”科研辅导模式。通过25场疑难病例讨论提炼科研选题,医疗队不仅分享了从临床问题出发、设计并实施科研项目的经验,还将科研思维融入对科室技术与流程的改进建议中,协助修订诊疗常规11项。同时,巡回医疗队还与三家医院的相关科室就未来在科研协作、技术攻关等方面建立了长期合作意向,为提升当地可持续科研能力奠定了基础。
巡回医疗队开展科研工作
牵线联袂筑医联
为将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本次巡回医疗促成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杭锦旗人民医院多个科室间的长期合作。依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跨区域专科医联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杭锦旗人民医院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建立了包含泌尿外科、运动医学科、妇科等在内的9个重点专科医联体,在远程会诊、技术攻关、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达成深度协作,为区域医疗能力持续提升注入新动能。
专科医联体签约仪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自2015年至今已七次出征,足迹遍布西藏、山西和内蒙古多地。国家巡回医疗队肩负的使命远超治病救人本身,更是“宣传队”,传递着党和国家的温暖与关爱;是“宣言书”,宣告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坚定决心;是“播种机”,将医学知识与希望的火种深深埋进基层土壤。前行之路,不忘初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继续承载这份光荣使命,以精湛技术、先进管理与高尚医德,助力基层医院发展,为百姓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贡献力量!
巡回医疗队在鄂托克前旗人民医院
巡回医疗队在鄂托克旗人民医院
巡回医疗队在杭锦旗人民医院
(北医三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