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迎到你,2025级新同学!


青春的活力在此绽放

梦想的船帆在此起航

8月18日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前夕

北大医学2025级900余名本科新生

正式来到北医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历经十余年的奋斗拼搏

带着亲人、师长与同窗的期许

怀揣崇高的理想与抱负

从五湖四海、江南塞北相聚北大

一起探索医学的浩瀚星空

书写北大医学的崭新篇章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梢

映出斑驳的光影

立秋后的微风消解夏日的酷暑

为新同学们送来丝丝清爽

校园挂满"欢迎新同学"的横幅与道旗

处处洋溢着迎接新同学的兴奋和喜悦

各学院精心布置的展台前围满了朝气蓬勃的面孔

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欢乐而有序的迎新氛围中

新生们脸上写满期待与憧憬。有的在背景墙前纷纷留下自己的姓名和梦想,有的带着家人开心地欣赏自己的新校园,还有的已经和刚认识的同学热络地聊起天来。不少同学还特意穿上印有“北大医学”的文化衫,迫不及待开启这段崭新的旅程。

新生报到场地井然有序,迎新工作人员熟练地核验材料、发放校园卡和新生礼物,老师们微笑耐心地解答各种问题,确保每位新生都能快速完成报到流程。

在北京站、北京西站等车站,接站志愿者们早早做好准备,让每一位新同学一出站就能找到家的方向。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志愿者,他们或帮忙搬运行李,或指引路线,或耐心地解答疑问。保安小哥们在校园维持秩序,指挥来往车辆,驾驶电动接驳车来回穿梭,将新生和行李送往各个宿舍区。宿管阿姨们早已准备好钥匙和入住须知,亲切地叮嘱注意事项,让离开故乡的学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校长龚旗煌等学校领导来到迎新现场和学生宿舍看望慰问新生,与迎新工作人员亲切交流,询问各专业的招生情况和新生报到入学情况,热烈欢迎新同学加入北大这个大家庭,并与师生和志愿者合影留念。

来自陕西榆林的贺靖民,是临床医学八年制新生,毕业于延安中学。家里有四位亲属从医,从小就在医学氛围中成长,他选择北大临床医学,“因为北大的临床很强,希望在这里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心里充满喜悦,同时很快调整心态迎接新阶段。2022年10月,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中学考察,在教学楼与师生交流,这次幸运而特殊的经历让贺靖民感到由衷的激动与鼓舞,也成为他坚持不懈学习的重要动力,“总书记的那次考察一直激励着我,让我不断努力学习,向心中的理想大学靠近”。走进北大,他希望结识更多朋友,加入社团,延续兴趣,在未来八年扎实学医,成长为一名“励志救死扶伤的北大医学人”。

临床医学八年制25级新同学贺靖民

“预防医学是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公共卫生学院新生孔善宇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她相信,在新的健康形势下,这个专业将释放独特价值。拆开录取通知书时,她连快递单都小心保存:“这张录取通知书,记录着我心跳最快的瞬间。”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她的期待朴素而清晰:加入书影音社团,在胶片流转中感受人文温度;更要在预防医学领域沉下心来,“这门学科像一座桥梁,我想用医学知识连接更多领域,做一个解决问题的务实派”。她为自己定下了“认真细致”的准则:“公卫人手里握着人群健康的密码,一丝马虎都可能让防线失守。”

公卫学院25级新同学孔善宇

临床医学专业的新生曹俊杰,来自江苏南通。在他看来,“临床医学是离生命最近的学科”,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他说“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多年的努力有了收获”。初入燕园,校园环境让他觉得“非常符合对高等学府的期待”。除此之外,他还是一名足球爱好者。“最近‘苏超’很火,我也特别喜欢足球,希望在北大能多参加相关社团和比赛。”对于未来,他希望与优秀的同学共同进步,向老师虚心请教,“在新的环境里,要记得初心,专注提升自己”。

临床医学五年制25级新同学曹俊杰

管振皓来自安徽合肥,选择了基础医学八年制专业,缘于生物课本里跃动的生命图谱,也带着为家族填补医学空白的心愿。“想成为家族里第一个穿白大褂的人。”这个朴素的念头,引领他走进北大基础医学。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笑得踏实:“高兴是当然的,但更像等到了该来的老朋友,毕竟为它努力太久了。”报到流程出乎意料的顺畅:“志愿者指路清晰,十分钟搞定。”他的行李箱里有个特别的“旅伴”,按自己形象定制的迷你手办。“让它替家乡的书桌监督我,要是实验做累了,就看看这个‘小我’瞪眼的表情,那我就又充满力量了。”

基础医学院25级新同学管振皓

“北大口腔是我一直的梦想。”毛诗沁谈起选择原因时眼中闪着光。从小对口腔医学的浓厚兴趣,加上北大医学在国内顶尖的学科实力,让她坚定了目标。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她形容自己“非常激动,又充满期待”。初入燕园,古朴的建筑让她瞬间感受到北大深厚的历史底蕴,这种氛围更激发了她的学习热情。她对未来的期许很朴实:努力融入北大的环境,成为一个配得上“北大人”称号的学生,“希望在这里成长,将来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口腔医学专业25级新同学毛诗沁

“从小就对医学感兴趣,高中时特别喜欢化学。”来自广东惠州的潘日承这样说。他希望学习与化学密切相关的医学知识。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激动得难以言表”:“从小到大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报到当天,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入学,他感到无比自豪。对于未来,他希望在药学院学到专业知识,成为一个学习和生活都能自立自强的人。同时,他也想多参加足球等体育活动,并期待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里观看电影。

药学院25级新同学潘日承

“因为喜欢英语,又觉得医学很神圣。”来自天津南开的田容西选择了医学英语专业,在她看来,这个专业充满使命感,未来可以促进医学领域的跨国交流与合作。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她非常激动:“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激动过后,她又感到一种平静:“这就是我期待的样子。”初次踏入北大校园,她感叹道:“这里的一切都让我觉得安心。”她还特意把家人和朋友的照片带到了宿舍,“这样能让我在新的环境里也有家的感觉。”对于未来,她希望继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人文工作者。

医学人文学院25级新同学田容西

丁奕文来自四川。汶川地震给她的家乡留下了深刻记忆,也让她从小就听到许多关于救援与护理的故事。加上小学时学习到关于南丁格尔的课文,她心中对护理职业生出了敬佩与向往,“她能在战场上以一名女性的身份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也希望能像她一样,为大家带来温暖和帮助。”能够被北大医学部录取,她觉得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报到当天,她感受到学校处处的人情味:保安帮忙托运行李,学长学姐热情引导,志愿者耐心说明流程,让新生少了慌乱,多了安心。展望未来,她希望自己在北大的学习能不断加深对护理专业的理解,也让更多人看到护理不仅是照顾病人,更是一门有深厚知识体系的学科。“我希望在北大这几年,真正掌握专业能力,也让社会对护理有更深入的认识。”

护理学院25级新同学丁奕文

来自辽宁抚顺的秦溪临,出于对医学的热爱,也因为相信北大医学能让自己离梦想更近,她坚定地选择了这里。虽然早已在网上查到录取结果,但真正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才切实感受到这份荣誉与责任,心情既喜悦又紧张,既期待又憧憬。来到北大医学部后,她感受到浓厚而自由的学术氛围,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而努力。她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不仅提升学术水平,更在人格上不断成长,努力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成为值得信赖的医学人。

医学技术专业25级新同学秦溪临

历尽考验与磨练终于来到北大医学

最青春年少的北大医学人心潮澎湃、踌躇满志

新同学们即将穿上圣洁的白衣

走进教室、实验室、门诊或病房

在北大医者和师者带领下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

开始探索医学的无尽奥秘

实现悬壶济世的家国情怀

(摄影/郭赛亮 李易乾 席星烁 祁岩清 司疆形 董万兵文字/ 王子良 史童月 陈平)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