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健康和福利部及维多利亚医院代表团等来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5年8月18日上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毛里求斯维多利亚医院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阶段总结暨交流座谈会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政楼301会议室举行。毛里求斯健康和福利部及维多利亚医院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代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领导、北京大学医学部领导、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领导及相关科室专家出席会议。
会议在庄重而热烈的气氛中展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付卫院长代表医院致辞。他对毛里求斯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作为国家卫健委委管三甲综合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着重回顾了此项目的发展历程:自2021年4月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与毛里求斯健康和福利部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来,双方克服重重困难,历时4年,项目终于落地实施,并在今年迎来毛里求斯3名医生和1名护士来院培训进修。付院长表示,中毛两国医院的合作是落实国家对非合作战略的重要举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发挥学科优势,推动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为非洲人民健康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现场
毛里求斯健康和福利部常务秘书Parmanand Mawah阁下在发言中感谢中国政府对毛里求斯医疗事业发展的持续支持,并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维多利亚医院对口合作的背景。他强调,毛方将继续珍视和深化这份合作,希望通过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升维多利亚医院的医疗水平。
作为该项目的初始推动和见证者,中国驻毛里求斯原大使孙功谊先生指出,此项对口合作意义非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维多利亚医院在两国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推动合作落地实施,取得了务实成果,期待该项目成为中毛卫生合作的新典范。
中国驻毛里求斯原大使朱立英先生回忆了付卫院长带队赴维多利亚医院实地调研、确立合作学科的过程,称赞双方团队为推动项目打下早期坚实基础。他强调,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文化差异等重重困难,体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不畏困难、追求卓越的精神。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邵梦副主任介绍了“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的整体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以来,中国已与43个国家48家医院建立合作,覆盖29个学科,帮助非洲医疗机构填补数千项技术空白,培养了大批能够独立开展手术和诊疗的本土人才。她强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维多利亚医院的合作聚焦介入诊疗技术,正是根据毛里求斯实际需求量身定制的务实举措。通过联合诊疗、远程医疗和人才培养,合作将进一步提升毛方整体医疗水平。她表示:“这是没有中国医疗队直接驻扎情况下的合作,更加珍贵,更能精准对接毛方发展战略。”
参会嘉宾合影
会上,两位来华进修的毛里求斯神经外科医生分享了学习感悟。Dr. Dave Mangar表示,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导师们的耐心帮助下,他从学习脑血管解剖基础到逐步掌握DSA操作。Dr. Gopaul Roodrajeetsing感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专家在理论教学、操作训练和远程会诊平台搭建方面的付出,表示将把所学带回毛里求斯,推动建立维多利亚医院的介入血管外科团队。
介入血管外科贾子昌副主任医师和放射科田帅主治医师也分享了带教体会。介入血管外科栾景源主任指出,毛方医生的进步超出预期,科室有信心和决心把项目做好。同时,放射科主任袁慧书、超声医学科主任崔立刚和护理部主任李葆华也纷纷表示,毛方学员学习积极,态度认真,求知若渴。
毛里求斯卫生部卫生服务司司长Vishwas Teelucksingh Mohabeer先生表示,中方的支持不仅体现在技术传授,更体现在医学人文的交流。进修医生回国后将分享所学,推动技术常新、项目常新。
维多利亚医院院长Rabindranath Kowlessur Jugessur指出,项目在提升维多利亚医院介入血管外科能力方面成效显著,希望未来在医疗耗材和疑难杂症诊治上也能得到中方帮助。
维多利亚医院神经外科首席顾问Beerdarshansingh Caussy表示,毛方学员仅4个月就完成了相当于6个月的学习任务,成果超出预期。他特别感谢两位原驻毛大使的推动,并希望未来能派更多医生来华学习。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中毛双方共同努力、克服困难的结果,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她强调,北京大学医学部将继续在政策和资源层面全力支持,推动合作向更多专业领域拓展,并为MDT、公共卫生和危重症救治等领域合作创造条件。
会后,毛里求斯访问团来到介入血管外科导管室、放射科参观。
参观介入血管外科、放射科
8月15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的China-Hospeq 2025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付卫院长和毛里求斯访问团因此对口合作项目,受邀参加了中非医院联盟成立暨中非医院发展会议。
会议现场
大会以“共迎健康挑战,共谋发展机遇”为主题,汇聚全球40余国卫生部长、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及产学研精英,共绘卫生健康合作新蓝图。开幕式上,被纳入中非“十大伙伴行动”框架的中非医院联盟正式宣告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与非洲多国卫生部长共同为联盟揭牌。联盟旨在整合中非优质医疗资源,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政府间合作向“产学研用政金服”协同升级。
付卫院长作主题报告
付卫院长受邀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授人以渔’提升诊疗能力,专科建设助力中非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付院长结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维多利亚医院近五年的对口合作实践探索之路,强调要以“授人以渔”的形式为对口帮扶医院培养人才,最大化帮助当地医疗内生能力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非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付院长的演讲获得了与会者共鸣和高度赞赏。
崔立刚主任(左二)参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医学科崔立刚主任也参加了此次大会,并牵头组建了“中非医院联盟超声诊疗联合工作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毛里求斯维多利亚医院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关于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的指示精神以及第八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卫生健康工程”的务实举措。随着项目的落地实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继续携手维多利亚医院,为推动中非卫生健康事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北医三院 作者:王子禛、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