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创新脉搏,传人文薪火:医学人文学院赴福建厦门开展思政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福祉,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回望,我国医学事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抓好医学人文建设成为其关键驱动力之一。为引导医学人文青年在新时代将家国情怀融入医学实践,以人文关怀传承医者初心,以科技创新守护人民健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于6月22日至6月26日组织师生赴福建厦门开展以“探创新脉搏,传人文薪火”为主题的思政实践。学院党委副书记韩英红,学办和班级辅导员带队,刘博涵、魏向南两位研究生党员担任助教,19位2024级本科生参加。
兴学传薪火,报国践初心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厦门侨胞纷纷成立抗日救亡团体,组织大规模的募捐活动。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在南洋各地奔走呼号,发动华侨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战。6月22日下午,医学人文学院师生一行来到陈嘉庚纪念馆和鳌园参访学习,在历史与精神的浸润中感悟陈嘉庚先生的家国情怀。
馆内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一段段详实文字生动再现了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纾难救国的光辉一生。师生们认真聆听讲解,驻足凝视展品,深入了解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伟大事迹,深刻体会其“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崇高理念和“卖大厦建厦大”的无私奉献。
师生们来到鳌园,感受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先辈为国家民族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在集美解放纪念碑下,全体团员佩戴团徽,高举右拳,面向团旗重温入团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纪念碑前久久回荡,彰显着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使命担当的决心。此次参访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是一堂镌刻初心的思政大课,激励着医学人文青年厚植家国情怀,将“嘉庚精神”转化为守护人民健康的不竭动力,以仁心仁术传承红色基因,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征程上,书写属于北大医学青年的时代答卷。
术载生命重,文彰医者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是四川大学与厦门市携手共建的重大民生工程。在本次思政实践中,师生们深入华西厦门医院多个临床一线科室,通过实地参访、专家授课、病例研讨与随诊体验,直观认识医学人文的精神内核,深度感知其如何在现代医疗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6月23日,医院党委书记廖志林详细介绍了医院的创立历程、创新发展以及医学人文发展理念和现状,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富有启发的课程。他表示,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引入第五代医院理念,通过不断创新诊疗模式、引进先进技术,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此次分享让师生们对现代医院创新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推进医学人文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新思路,激励着师生们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探索、追求卓越。
马秀清副院长以“医学服务中的人文思考”为题,阐释了“美好医院”建设理念。面对时代要求和患者、员工双重需求,医院在环境、管理、服务等方面不断优化,打造多学科诊疗中心,实现一站式全流程服务;规范员工行为,塑造文明形象;运用现代语言解构传统文化,从材质、配色、装饰等细节营造洁净专业、轻松舒适的环境,将 “温度情怀” 与 “品牌文化” 融入医疗实践,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人文关怀水平。
当日下午,师生们一同来到神经精神疾病中心深入了解疾病临床表现背后的人文原因,跟随医生查房并在神经调控中心、神经内科门诊、心理科门诊分组进行随诊实践,近距离观察医患互动,切身感受医学的温度与力量。最后,师生们围绕诸多现实议题进行探讨,在提升医疗质量、完善制度保障的同时,对提升人文关怀的必要性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6月24日,师生们走进华西厦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就“如何平衡健康担忧与健康检查”“健康体检的核心价值应更侧重医学人文关怀还是精确的医学检验技术”等辩题展开激烈探讨。师生们在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对医学人文理解,也进一步认识到医学人文的多维特性。在消化疾病中心,医生详解胃肠镜检查应用并介绍“病耻感”对患者就医的影响,让师生们了解了隐私保护、环境优化与宣传沟通的纾解之道。
同日下午,陈慧平副院长从典型病例引入,为师生们系统介绍了通过多学科协同缓解患者身心痛苦,提高生命质量的舒缓医学。随后,在李江燕老师组织的“生命茶舍”团体活动中,师生们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中借助绿、橙、红三色卡片讨论人生议题。在这些活动中,师生们不再是知识与经验的单向接收者,而是彼此生命故事的倾听者,不仅了解到医务社工在舒缓医学体系中的人文价值,更体会到了医学人文关怀的深度与温度。
6月25日上午,师生们在胸部疾病中心同孙建主任等的交流中,围绕肿瘤诊疗中“确诊信息告知优先权”展开探讨,深刻体会到保障患者知情权与兼顾现实人情间的复杂张力。亦感佩名医高强度工作的辛劳奉献和高效整合资源的一站式服务中彰显的人文关怀。此次参访经历让师生们对医学人文在实践中的体现有了直观感受,更深刻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医思想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破局寻机遇,变革创辉煌
厦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向师生们展示着一部镌刻着奋斗印记的壮丽史诗。6月25—26日,医学人文学院师生们走进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深入美峰创谷、致善生物、八叶草生物医药、厦门类器官与类脑智能创新实验室等多处代表性企业与创新平台,近距离触摸科技创新的脉搏。
在美峰创谷,师生们聆听发展历程,深入了解相关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创新生态构建、产学研协同等方面取得的斐然成就,以及在推动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在创新企业和平台,师生们感受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魅力,对类器官与类脑智能领域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此次参访活动,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在实践中开阔学术视野的机会,搭建起同校友学习交流的平台,更进一步明晰了自身专业发展方向,为未来的学习与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师生们沿着历史脉络,通过珍贵的图文史料、复原场景与实物展品,深入了解厦门从滨海小城蝶变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特区建设者敢为人先的魄力、勇于创新的锐气和主动担当的责任感,同样是医学人文发展的应有之义。在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应秉持开拓精神探索人文与医学融合的新路径,以创新思维解决医疗实践中的人文难题,以担当意识践行医者仁心的使命,推动医学人文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为构建有温度的医学注入持久动力。
本次实践是一堂融合家国情怀、人文精神与创新引领的立体思政课,正如韩英红老师在总结交流会上所言,此次实践实现了知识与道德、技术与责任、经验与艺术的平衡,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成人和成才的统一。同学们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在“嘉庚精神”的指引下,汲取爱国兴学、艰苦创业的精神养分,感悟实业报国在新时代企业发展中的赓续传承;置身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触摸科技赋能健康产业升级的强劲脉搏,见证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和护佑人民健康的澎湃动能。未来,相信师生们也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收获,以理想信念铸魂,以创新思维启智,将人文关怀融入医学实践,在守护生命健康的道路上践行初心使命,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医学人文人的智慧与力量。
(医学人文学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