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六院赴云南楚雄开展巡回医疗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开展巡回医疗工作的相关部署和工作要求,北大六院积极承担国家任务、践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精神心理学科的优势,选派北大六院副院长董问天主任医师、北大六院党委委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社长黄悦勤教授、医务处处长梁英主任医师、科研处处长陈冬雪研究员、临床精神病学研究室主任王华丽教授、儿童精神病学研究室主任钱秋谨教授、张卫华副编审、陈超副主任医师、朱玥副主任医师、王玉璐心理治疗师共计10名专家组建国家巡回医疗队,前往云南楚雄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工作,进一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切实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2025年10月9日上午,医院召开国家巡回医疗工作启动仪式。院长、党委副书记岳伟华以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国家巡回医疗队成员参加会议。会上,岳伟华院长对本次巡回医疗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强调常态化巡回医疗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决策部署的关键举措,要求医疗队成员高度重视此次工作,充分发挥北大六院在精神心理专科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切实提高当地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与服务能力。董问天副院长强调,要在当地充分发挥北大六院在精神专科方面的旗舰作用,将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带过去、留下来,高质量完成此次任务。黄悦勤教授对医院和楚雄过往合作历史及当地精神卫生工作现状进行了介绍,为队员们加油打气。

北大六院巡回医疗工作启动仪式
10月13日,北大六院国家巡回医疗队赴楚雄巡回医疗启动会在楚雄州第二人民医院举行。在此后的三周中,北大六院组建的全党员医疗队奔赴楚雄市、武定县、姚安县及双柏县,围绕“精准服务 + 能力提升”双目标,以“州级统筹、县级联动、乡镇落地、村级延伸”为路径,实现对2家州级医疗机构、4家县市级人民医院、8家乡镇卫生院及12个村级服务点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帮扶。



北大六院国家巡回医疗队合影
医疗队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先后走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楚雄段、姚安段两大红色教育阵地开展红色研学,将“心系百姓、不畏艰险”的长征精神融入帮扶实践,以初心使命强化医疗担当。帮扶中,专家精准对接基层需求,开展“精准滴灌”式义诊,累计接诊各类精神疾病患者 500 余人次,其中为 350 余名“一老一少”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服务,同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每位医疗队队员和当地医院科主任进行结对子,指导教学查房与病例讨论,帮助当地医务人员梳理诊疗思路、规范操作流程,助推当地人才培养迈向新台阶,切实推动基层诊疗能力提升;通过 9 场宣讲座谈会及教学查房、业务指导,覆盖 700 余名基层医务人员及300余名中学生;开展 24 场次实地调研,为当地精神卫生工作分析瓶颈、提出可行解决方案;与楚雄州第二人民医院意向性达成 2 项科研合作,以“送服务 + 传技术 + 授经验 + 立长远”的全链条帮扶模式,激活基层内生动力。


北大六院国家巡回医疗队开展义诊、查房工作
在此期间,董问天副院长带领医疗队全体成员与当地医院进行座谈交流,共同探讨两地未来如何建立联合研究型病房、开展远程会诊和专家定点帮扶工作,以提升当地疑难、罕见病例诊治能力;黄悦勤教授作为专家工作站专家,就科研项目申报、科研设计等专业内容进行座谈指导,并面向科室主任和科研骨干进行了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专题讲座;梁英处长整体统筹本次巡回医疗工作,安排部署各项党建及业务活动,保障医疗队工作平稳开展,将优质医疗资源落到实处;陈冬雪处长就具体的科研管理工作进行了座谈,分享了科研管理经验,帮助基层医院构建规范化科研管理体系,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科研内生动力奠定基础;王华丽教授带着北大六院出品的心理健康科普书籍跨越千里,分享了宝贵的老年心理健康学术智慧;钱秋谨教授认真细致,为不会说普通话的患儿及家长耐心问诊、反复解答,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解答疑惑;张卫华医生在当地为工作人员培训睡眠障碍的诊断知识及助眠药物使用;朱玥医生为基层医生进行示教,并利用休息时间与当地同道围绕病例进行深入讨论;陈超医生出发前脚部受伤的情况下,依然坚持随医疗队奔赴楚雄,全程深度参与巡回医疗工作;王玉璐医生则针对当地医护人员与教师,开展了系列心理健康讲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层工作人员心理减压的需求。10位队员在楚雄当地不负重托与期望,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水平投入到巡回医疗工作中,落实了国家与医院的工作部署与要求,推动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直达群众家门口。
此次巡回医疗活动既让群众享受到更可及、系统、连续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务,也为帮助构建楚雄州“州-县-乡-村”四级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支持。巡回医疗活动圆满结束,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以党建赋能与专业担当彰显国家级医院的责任使命。
(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
编辑: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