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妇女健康福祉!王建六教授在联合国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2025年3月10日至21日,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六十九届会议(CSW69)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作为全球性别平等与女性赋权领域的重要盛会,此次会议聚焦《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发布30年来的实施成果,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妇女权益倡导者。
会议现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妇产疾病研究所所长王建六应邀出席联合国第六十九届妇女地位委员会会议并参与“加速行动:妇女、科技与可持续未来”边会。他以“年轻女性癌症患者的生育力保护:当前实践与未来方向"(“Fertility Preservation in Young Women with Cancers: Current Practi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为题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国在妇科肿瘤年轻患者生育力保护领域的创新实践。
王建六发表主旨演讲
王建六指出,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妇科肿瘤治愈率显著提升,但年轻患者的生育力保护问题日益凸显。生育力保护不仅是医学技术的突破,更是关乎女性权益、家庭幸福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他呼吁全球医学界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同关注女性生育力保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在王建六的带领下通过多学科协作,在国际上率先建立“拮抗雌激素-降压-降糖-降脂”治疗新模式,使子宫内膜癌完全缓解率达90%以上;首创“逆转肿瘤、保留器官、保护功能、完成生育”治疗新理念,已成功让数百位育龄女性战胜癌症,百余名女性实现母亲梦想。这些成果不仅改写了肿瘤治疗策略,更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让中国方案实现全球共享。
会议期间,王建六与国际医疗危机应对联盟执行主任Thomas G. Hedberg、波士顿及多伦多青年代表等就女性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关键作用展开深入交流,并就今年下半年中国将与联合国妇女署在北京合办全球妇女峰会展开合作讨论。
此外,王建六还与平澜基金会、天使妈妈基金会等国际社会组织就女性生育力保护、早癌筛查及公益宣教等议题达成合作共识,并计划在中国西部地区及亚非国家开展系列健康促进与医疗援助活动,让中国在妇科肿瘤筛查、早癌防治等领域的成熟经验惠及更多发展中国家。
在纽约期间,王建六率队参访全球癌症研究高地——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并与妇科肿瘤科副主任Dennis S. Chi进行深入交流。Dennis S. Chi对中国团队在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创新方案表现出浓厚兴趣,并表示,自己特别关注联合抗代谢治疗方案的实际疗效。双方当即达成共识,计划启动合作临床研究。
此次访问还促成了中美学术出版的合作。MSKCC经典教材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Gynecologic Oncology第八版将首次推出中文版,由王建六团队主导翻译。参访期间,王建六还讨论了北大人民医院妇产科创办的《妇产科临床医学(英文)》(GOCM)杂志与MSKCC的深度合作,旨在搭建起常态化学术交流平台,扩大GOCM杂志国际影响力。
在MSKCC参访期间,王建六代表医院领导专程看望了正在访学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尹平,并与MSKCC计算图像分析实验室(CIA Lab)Lawrence H. Schwartz课题组深度交流。负责人赵滨生展示了AI自动识别肿瘤、精准评估化疗效果的最新研究成果,北大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王益勤分享了团队在子宫内膜癌保育影像组学领域的突破。双方还就AI技术在肿瘤疗效预测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科技变革将极大提升医疗效率,AI的应用与医生的智慧相结合,能够真正赋能医疗实践。”从联合国会议到顶尖癌症中心,从国际学术讲坛到深度临床合作,此次访问不仅展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妇科肿瘤领域的卓越成就,更彰显了中国医学界在全球健康事业中的责任与担当。
“医学无国界,健康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这种理念推动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团队不断创新突破,用实际行动诠释大国医者的格局与担当。在守护女性健康的征途上,每一次创新、每一次跨越、每一次奉献,都在向世界证明,中国医学不仅有解决世界性难题的智慧,更有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温度。这既是新时代中国的大国担当,更是医者仁心的永恒追求。
(人民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