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王宏宇教授领衔发布我国首部《心脏和血管健康技术创新研发策略专家共识》
推动全生命周期智慧化数字血管健康管理创新技术研发,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数字化转型
近日,《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发布了由北京大学上海临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心脏与血管健康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主任王宏宇教授领衔,国内众多专家经过近两年时间反复讨论编写的“《心脏和血管健康技术创新研发策略专家共识(2024第一次报告,上海)》(以下简称《共识》),这是国内首部系统性指导心脏与血管健康创新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的专家共识,为我国心血管疾病智慧化数字防控转型提供了前沿且系统的技术路径与发展策略。
2004年,王宏宇教授提出血管疾病早期检测技术系统的方法学概念作为全身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的思想,获得国家原卫生部推广的十年百项计划批准,并向全国进行推广。2010年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创建了我国首家血管医学中心,2015年,王宏宇教授提出北京血管健康分级(BVHS)系统,开创了以血管健康系统评估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特征的从“疾病治疗”转变为“健康管理”的模式,并于2023年领衔发布《中国非传统血管健康危险因素管理策略专家共识》和《中国智慧化血管健康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分级诊疗实践指南》,提出了基于传统危险因素和非传统危险因素为核心的心脏和血管管理新模式,即基于BVHS的三级医院-社区-家庭预防、治疗与康复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管理模式。
2023年12月,由王宏宇教授领衔的上海临港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心脏与血管健康技术研发中心(简称“研发中心”)正式批准成立,2024年7月启用,2024年12月19日正式揭牌,研发中心围绕数字心脏和血管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研发多元数字平台系统,开展心血管健康评价技术、设备、药物和保健品项目,启动中医药现代化和智慧中医系统和康养项目,建设低空经济心血管疾病救治示范中心,探索高效、便捷的心血管疾病救治新模式,旨在汇聚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学者、医疗机构代表、制药企业和科技创新团队,共同探讨“政产学研资用”一体化心血管健康相关技术的前沿研究与应用,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发展。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中指出,我国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加重,仍是造成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面对依然严峻的发病趋势,传统防治模式已难以应对新时期的健康挑战,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心血管防控的关口前移和体系重构。
《共识》指出,心脏与血管健康创新技术的研发是实现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管理的关键支撑,应系统融合早期检测与逆转、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管理,构建“三级医院-社区-家庭”无缝衔接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推动中西医结合的早期预防与康复策略落地,全面践行心血管疾病防控关口前移。
《共识》强调,以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多模态影像、分子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极大拓展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识别、精准干预和智慧管理能力。心脏与血管健康技术研发必须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预防为中心,未来应重点围绕传统与非传统危险因素、临床与实验室检测、影像资料、可穿戴设备、感应数据和生物学组等多维度数据,基于BVHS和China-PAR等风险预测模型,依托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建设,打造以“智慧化心脏与血管健康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防控策略,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提供核心动力。
该《共识》由王宏宇教授领衔,凝聚了国内心血管临床、基础研究、人工智能、中医药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多领域专家的集体智慧,不仅为科研创新与产业转化提供方向指引,也为心血管疾病的全程管理、科学防控和系统应对提供了实施蓝图,标志着我国心血管领域进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全文链接:DOI:https://doi.org/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5.05.001
王玲洁,王瑷萍,李朝军,等.心脏和血管健康技术创新研发策略专家共识(2024 第一次报告, 上海)[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5,19(5):323-336.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5.05.001.
延伸阅读:
王宏宇,医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临床研究所心脏和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智慧化心脏和血管健康数字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和上海临港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心脏与血管健康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冠心病、高血压及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和早期预防,血管疾病临床药物和介入诊治,血管生物学及其相关转化医学和人工智能心血管疾病预警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2004年作为原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推广”项目负责人,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血管病变早期检测系统。2005年组织制订了国际上第一个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应用指南,并在全国推广实施。2010年4月创建了我国第一家血管医学专业临床诊疗中心——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确立了我国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密切协作的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新模式。2020年学科获批北京市石景山区医学重点专科。2021年1月领衔出版我国首部血管医学专业临床诊疗规范。2015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旨在推动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管理的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标准(Beijing Vascular Health Stratification,BVHS)。2019年在国际上率先倡导非传统血管健康危险因素管理策略,2023年领衔发布我国首部数字化智慧心脏和血管疾病分级诊疗实践指南,并启动国家数字血管医学中心建设工程项目。目前已发表学术文章40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近60余篇。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市石景山区景贤计划“顶尖人才”,北京大学“临床医疗奖”和“良师益友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特聘专家和首批首钢科学家。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创始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心脑血管健康慢病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北京医学伦理学会临床研究分会主任委员。
(首钢医院)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