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金风送爽,硕果盈枝。2025年9月10日,北医三院科学报告厅内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教育教学总结表彰大会在此召开。

会场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嘉东,北医三院党委书记金昌晓,院长付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红松,党委副书记姜雪,副院长沈宁、宋纯理、唐熠达、马青变,总会计师李春;医院教学管理委员会资深专家代表,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职能处室负责人,教学主任,导师代表等教学相关人员参会。会议由沈宁副院长主持。

沈宁主持

付卫致辞

“我们既是救死扶伤的医者,又是传道授业的老师。”付卫院长首先向辛勤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一线的全体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并对获奖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回顾过去一年,北医三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完善课程-实践-文化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模式;紧扣数智赋能,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建立模拟教学师资梯队,选派骨干赴海外研修;继续教育规模突破2000人;多个科室和多位教师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得表彰。付卫院长强调,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北医三院应继续弘扬“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不断适应新时代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将育人融入临床实践,向阳、向上、向善,传递医学的温度,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王嘉东致辞

王嘉东副主任代表医学部向全院教职员工致以节日问候,并高度肯定了北医三院在医学教育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医院始终坚持“人才强院、教育兴院”战略,通过构建科学激励机制与培养平台,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兼具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的卓越医学人才。王嘉东强调,教师队伍是医学教育的根本保障和核心力量,未来应继续将师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体教师应坚守初心,做立德树人的楷模;精进医术,做追求真理的学者;涵养仁心,做关爱学生的良师,为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北大医学的智慧和力量。

洪晶发言

眼科洪晶教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发言。她认为在医学教育范式深刻转型的背景下,临床教师作为“领导者”的新角色定位至关重要。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临床教师要通过个人专业权威、人格魅力与教学热忱来积极影响学生、同事乃至整个团队。身为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培养出有温度、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学生。

图片

苏春燕发言

“我们的课堂跨越了传统教室,延伸到了临床一线。”优秀护理教师代表苏春燕阐述了护理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分享了过去一年中护理教学工作的成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护理人才培养;成立护理创新平台,获批多项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专科护士教学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未来,将继续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医学发展前沿,培养卓越护理人才。

图片

教学管理委员会资深专家接受学生献花

会议特别邀请资深教学专家代表消化科吕愈敏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贺蓓教授、运动医学科敖英芳教授、骨科陈仲强教授、普通外科徐智教授上台,接受学生献花。老专家们对三院的蓬勃发展倍感欣慰和自豪,他们祝福三院全体教师节日快乐,祝同学们学业有成、鹏程万里,也祝三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更上一层楼。作为曾经的院长、曾经的教学副院长,陈仲强教授还强调了教育教学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教师节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荣耀,背后是责任和担当,正是教育教学的文化传承,人才的不断聚集,三院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医脉相承,师者如光。检验科赵阳、妇产科陈练、骨科李危石分别讲述“我和我的老师”故事。

赵阳发言

“谢谢您!是您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脚踏实地,什么是从容坚持。”检验科赵阳以真挚的情感分享了与恩师崔丽艳主任的师生故事。2016年入职初期,他因浮躁屡屡受挫,崔主任以“不抱怨、不纠结,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点亮了他的职业道路。这句朴实却深刻的话语让他领悟到检验工作背后关乎每一个生命与家庭,从此沉心静气,踏实成长。

陈练发言

“成为赵老师学生的15年,是跟着老师学习怎么做好一个临床医生的15年。”陈练深情回顾了她和赵扬玉的师生情谊。在她心中,赵扬玉老师诠释了“临床直觉”的深刻内涵——那不仅是教科书上的规范行医,更是多年临床浸泡、不断思考和证据更新形成的洞察力。赵扬玉老师不言却力行,始终专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于学生而言,她是前行路上那束最亮的光。

李危石发言

“医生是个一直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党老师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书,即使是退休之后还一直看书学习。”李危石说。作为我国著名骨科专家、北医三院骨科第三任主任,党耕町教授引领学科发展,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当年为李危石指导博士论文时七易其稿,精细批注。他坚持学习并关心基层医生培养,谦和仁厚、关怀后学,为中国培养大批骨科人才,其优秀的治学精神正在骨科代代传承。

姜雪宣读表彰决定

与会领导为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

随后,姜雪副书记宣读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关于表彰2024-2025年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决定》。与会领导为获奖集体和教师颁奖。

金昌晓讲话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金昌晓书记首先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代表医院党委向受表彰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祝贺。一年来,医院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教学创新成果显著,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医学教育有机融合“教育强国”目标和“健康中国”建设。面向未来,金昌晓书记与大家分享了几点心得:一是立德树人,守牢初心,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守正创新,润物无声,敢为人先,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教育形态带来的深刻变革,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育人育才;三是教学相长,形成合力,深化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四是文化自信,中西协同,中西医互鉴互学,继承和开辟中国文明发展新路径和医学教育新天地;五是技术人文,相辅相成,培养有情怀、肯担当,有温度、懂感恩的医学人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未来,北医三院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作风,谱写医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三院力量。

【延伸阅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4-2025年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名单

2025年度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

第三临床医学院 乔杰团队

2024年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学优秀科室

一等奖:妇产科

二等奖:骨科 眼科 心血管内科

三等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消化科 运动医学科 儿科 护理部

第五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优秀奖 妇产科 陈扬团队(成员:宋颖 王莎 赵诚)

第五届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一等奖 眼科 范翔团队(成员:洪晶 邱伟强 敖明昕)

北京大学第二十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医科类)

一等奖:李映昱(眼科) 王丽嫄(药学部) 韩钦(妇产科)

优秀指导老师:韩亮(眼科) 杨丽(药学部) 郭红燕(妇产科)

2025年度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韩江莉(心血管内科) 洪晶(眼科) 李映昱(眼科)

2025年度北京大学教学管理奖

李艾为(教育处)

2025年度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

徐明(心血管内科) 江东(运动医学科) 宋纯理(骨科)

2024-2025学年北京大学优秀德育奖

李蓉(妇产科)

2024-2025学年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标兵

李颜(教育处)

2024-2025学年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

何旋(教育处) 史尉利(运动医学科)

2024年度北京大学继续教育教学优秀奖

魏瑗(妇产科)

2024年度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创新教学应用大赛

一等奖 叶珊团队(神经内科) 欧阳汉强团队(骨科)

二等奖 杨蕊团队(妇产科) 王宇团队(耳鼻喉科)

三等奖 敖明昕团队(眼科) 宋志强团队(消化科) 索宝军团队(消化科) 徐飞团队(肿瘤放疗科)

优秀组织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4 年北京大学第七届创新教学论文大赛

一等奖 胡伟倪(耳鼻喉科) 徐飞(肿瘤放疗科)宋志强(消化科)

二等奖 叶珊(神经内科) 索宝军(消化科) 王琨(消化科) 张稚琪(骨科) 王玉洁(麻醉科) 杨璨羽(药学部)

三等奖 容晓莹(麻醉科) 周非非(骨科) 冯辉(骨科) 李慕行(普通外科) 杨蕊(妇产科) 徐飞(骨科)

王宇(耳鼻喉科) 敖明昕(眼科)

2025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成就奖

樊东升(神经内科)

2025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李危石(骨科)

2025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卓越奖

江东(运动医学科)

2025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优秀奖

韩江莉(心血管内科) 洪晶(眼科) 王行雁(普通外科) 崔丽艳(检验科)

2025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病例汇报大赛指导教师奖(硕士组)

王亮(普通外科)一等奖 侯文芳(内分泌科)三等奖

2025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病例汇报大赛指导教师奖(博士组)

李飞(普通外科)一等奖 乔蕊(检验科)二等奖

2024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住培)带教老师

王霄(口腔科) 刘园梅(老年内科) 张春妤(妇产科)

2024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专培指导教师

唐熠达(心血管内科) 沈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健全(运动医学科)

2024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国内访问学者优秀指导教师

李在玲(儿科) 肖卫忠(神经内科) 王海宁(内分泌科)

2024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继续教育教学优秀奖

邢燕(儿科)

(北医三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