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民医院承办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联盟志愿服务工作学习交流活动
2025年3月20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联盟志愿服务工作观摩学习与经验交流活动。来自7个省份的卫生健康委机关党委、团委负责同志及志愿者代表参加活动。医院离退休党总支书记、“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秘书长胡春香,团委书记王光杰,妇产儿总护士长李森,乳腺外科护士长赵权萍,社会工作部部长姜元一及党院办、门诊部、保卫处、总务处等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参与交流。
参观交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2009年率先响应国家政策开展志愿服务规范化试点,牵头成立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主导制订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转型。医院创立“社工+志工”双轨运行模式,打造覆盖门诊导诊、急诊支援、肿瘤心理关怀等23项全场景服务项目;建立标准化招募培训体系,注册志愿者达9340人,服务时长累计17万小时,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与常态化。同时,医院注重党建引领、协同服务,集中青年团员、离退休职工等志愿力量,成立“青力相助”和“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汇聚青年之力,凝聚“银发力量”,面向医院患者、社区居民和基层百姓,通过义诊、咨询、科普等多种形式,传递医学力量与人文温度,彰显“人民医院为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安排联盟成员参观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相关志愿服务岗位,包括门诊自助机使用、“青力相助”服务、“银龄行动”服务、妇产科岗位和眼科岗位,以及病房中的两个精品项目——阳光爱心传递服务和“喂爱工程”服务。
在参观岗位之后,大家来到院史长廊,聆听由医院院史研究会会长、“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队员王立国带来的院史讲解。
座谈交流在科教楼进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杰参加座谈。座谈由医院团委副书记柳琳璠主持。
座谈交流
高杰表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始终将志愿服务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战略,打造“党建+公益”“志愿服务+雷锋精神”深度融合模式,为全国公立医院提供了可复制的公益实践样本,传递了医学力量与人文温度,彰显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姜元一以“拾陆载爱与希望传递纪——‘社工+志工’志愿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介绍了医院的志愿管理模式。她表示,在党委领导下,医院充分发挥医务社工的专业优势,统筹督导医院志愿服务,联合多部门、多机构、多群体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
王光杰以“‘青力相助’——以青春力量铸就志愿服务的创新品牌”为主题重点介绍了“青力相助”志愿服务队的相关工作。他指出,2025年,“青力相助”志愿服务项目将全面升级,围绕“青暖桑榆”“青春飞扬”“青医同行”三大主题,开展更具特色、更富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为社会文明进步贡献青春智慧。
胡春香以“银发有光,医路长青”为主题介绍医院银龄志愿行动实践工作。她表示,医院党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让离退休老同志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她还介绍了具有医疗行业特色的银龄志愿服务模式——“1+2+X”工作体系,即“一个目标,两个面向,多种服务方式”,并表示,医院党委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推动“银龄行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团委书记张雁、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机关单位二级主任科员潘宗慧、南京市中医院团委书记陈骋等高度评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志愿服务精神与创新管理模式,并就志愿服务“精准对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活动合影
未来,医院将继续与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联盟的各方同仁携手共进,以志愿服务模式为基石,依托丰富的实践经验,整合更多优质资源,将医疗服务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持续优化服务供给,精准对接民众健康需求。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中,让志愿服务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守护大众健康。
(人民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