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现代医学博物馆建设计划”立项课题培训会举办

2025年3月21日,北京大学“现代医学博物馆建设计划”立项课题培训会在逸夫楼208举行。医学部档案馆副馆长王红涛,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助理、综合办公室主任黎润红出席会议。会议邀请北京大学王子舟教授、北京大学张藜教授作主题培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主任汪铁铮作主题分享。

北京大学“现代医学博物馆建设计划”课题(第三期)共计26项立项课题负责人或者主研人员、筹备组成员近40人参会。会议由王红涛主持。

会议现场

王子舟作题为《如何做好口述史访谈》的主题培训。他从口述访谈的特点、口述访谈前的工作、访谈中的一些常见技巧、访谈记录整理、访谈文章的定稿、访谈视音频文件的编目六个方面,结合其主导的口述访谈案例生动还原了从提纲设计到成果产出的完整实践流程。针对“访谈提纲设计、访谈中的话题引导、突发状况应对”等难点,给出了具体解决策略。

王子舟作主题培训

张藜作题为《科技人物资料采集的范围与方法》的主题培训。她详细阐述了文献与实物的采集类型与整体要求、被采集人物的聚类化及其标识性资料、采集的基本方法及其学科属性、12子类资料的采集方法详解四个方面的内容。报告中,她着重论述了哪些文献与实物应作为采集的重点,以及如何有效地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物或学科,收集其标志性的文献与实物资料等问题。

张藜作主题培训

汪铁铮作题为《提取保存记忆,记录鲜活的历史——解构“口述历史”》的主题分享。她基于人民医院口述历史访谈项目中的亲身经历,生动讲述了该项目中采访10位老专家,累计采集视频31.5小时的过程,传达了在触摸历史、保存记忆中的深刻感悟。同时,她从采访前设备准备、口述访谈技巧、编撰整理剪辑、同步收集照片史料四个方面,分享了口述访谈工作的实用指南。她认为,口述访谈过程中,关键在于保持“平视的目光、真心的倾听、有质量的发问”,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纪录和呈现。

汪铁铮作主题分享

王红涛作总结发言,要求课题负责人须严格按照课题要求和计划,认真细致地完成工作。并强调,实物采集和口述资料收集是一项抢救性的工作,希望各课题组将所学理论知识切实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脚踏实地、勤勉务实地推进课题研究,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北京大学现代医学博物馆筹备组)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