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征文之五十】我们的梦就是中国梦

【中国梦征文之五十】我们的梦就是中国梦

  【编者按】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自20134月启动“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以来,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到近300篇投稿。其中,有的来自医护人员,有的来自教师学生,有的来自管理人员,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书写了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为实现美好梦想而付出的努力与行动。北医新闻网特开辟《我的中国梦征文》专栏,从众多稿件中择优摘编刊登,以飨读者。医学部党委宣传部还将组织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活动,以使北医师生中国梦内涵的学习和探讨不断深入,敬请垂注

        2013年4月20日,四川宁静的早晨被地震无情地打破,许多家庭平静幸福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一切来得是那样突然,始料未及的灾难从天而降。特大灾害面前,生命的重量此时轻薄的如同一粒灰尘。看到灾区的报道,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的恐惧,我的心刀绞般疼痛。此刻我是多么想到重灾区抢救、照顾伤员,做一名战地护士!这是我此时唯一的梦想与愿望。同胞的兄弟姐妹受难,我真的不想袖手旁观,假如我可以去前线该多好。不能去前线,我也可以为他们捐款,献上我的爱心。我想,这不仅是我的梦,也是全中国所有从事护理事业兄弟姐妹的梦。

  下午三点,我接到了一项通知,瞬间,我的心跳停止了,去四川救援的任务!我可以实现我的梦想,亲自救我的兄弟姐妹了!同时,作为一名骨科护士,有幸成为国家医疗队中的一员,我也深知责任重大!地震带来的恐惧虽然存在,但我们需要冷静理智,悲伤之后我们需要行动,化悲痛为力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和支援灾区,全国人民手牵手、心连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通知六点出发,院领导在只有三个小时的准备时间里,把医疗队二十七人的所有物资准备齐全,生活用品小到电池、手电、湿纸巾、方便面,大到雨衣、雨鞋、垃圾袋,还有帽子、口罩、隔离衣……医疗物品样样俱全,我们每一位队员接到通知时,无论身在什么地方都能准时集合、准时出发。这让我很感动,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尽全力为灾区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在去机场的大巴车上,队长给我们开紧急会议。灾区医疗情况我们一无所知,所有可能发生的困难我们全部考虑,逐一列出。但我们有汶川地震的经验,每一位队员也都做好了野营的准备。在灾区救援地,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尽全力将病死率降至最低,还要预防流行病的爆发。任务艰巨,在危险面前没有人退缩。

  四月二十一日凌晨四点三十分抵达四川雅安,七点集合,只有两个小时休息时间。因为白天在上班,我此时已经非常疲惫了。刚躺下,就听到窗户咔咔摇晃的声音,如同一个钢铁巨人在用力摇铁窗。紧接着,床开始左右摇晃,我趴在床上同时听到轰隆隆低沉的声音,此时才反应过来,地震了!我光着脚冲到了楼道里,我们住在五楼,没有地方可以跑,也许卫生间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十五秒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回到房间里,我不敢脱衣服、鞋子,更不敢入睡。夜很静,远处传来不停地狗叫声,窗外低沉的鸟叫间断出现,十分恐怖。之后又发生了三次强烈的余震。我听着自己的心跳,一分一秒地度过了漫长的两个小时。我是八零后,出生在北京,成长在北京,从没有经历过地震,来到雅安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地震的恐惧。当房屋晃动时,我不知道它会不会塌,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虽然很害怕,但想到还有任务在身,就将危险置之度外了,我心中唯一想的只有治病救人。

  天一亮,工作开始了,排查工作结束后,我被派到雅安第二人民医院。这里虽然不是前线,但是离前线最近的120急救中心,所有伤员一旦救出第一时间送往这里。我被护理部主任安排在骨科病房工作,病房在楼下停车场,我查看了所有的地震伤员,了解伤情。下午,我院张医生有三台骨科手术,我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讲解给病房值班护士。手术患者回到病房后,我又在床旁指导讲解饮食锻炼等注意事项。第二天一早,我来到雅安第二人民医院,协助转运骨科病人。骨科有一个病房,共50张床位,当时需要转运的病人远大于这个数字,每个房间加床一张至两张,走廊也放满了床位。因为平时这家医院病人就不多,加上此次患者主要是震后受伤,病情又复杂,对这些患者,这的病房护士护理经验显得有些不足;病房护士少,突如其来的众多患者让她们措手不及。为了患者的药疗安全,我与骨科护士长制定了转运流程和接诊收治流程,将患者从楼下停车场转运至楼上病房,与不愿上楼的患者做沟通工作。为了预防感染,每个房间门口放置了快速手消,我向家属耐心地讲解限制探视的重要性,讲解陪床家属注意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因为当地平时患者住院不限制陪住与探视,而且在地震这个特殊时期,做家属工作不太容易,因此需要对不理解的家属多次耐心讲解。在雅安第二人民医院病房工作的这些天,我每天参加早晨大交班、护士交班、医生查房,遵从病房护士长的安排,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沟通。例如,患者骨折后患肢不活动、不抬高、石膏过紧;冰敷时冰块无包裹直接放敷料上,也没有时间限制;脊柱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患者不翻身。我协助护士长制定了健康教育手册、四肢骨折护理常规、脊柱骨折护理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常规、陪住管理制度和预防压疮、预防血栓手册。我将这些资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打印出来,发放给每位患者,并向每位患者讲解并示范动作。其中有一位上、下肢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腰椎损伤的患者,我发现她躺在床上穿着自己的衣服,上面满是泥渣,而且头发凌乱。我想帮她把脏衣服脱掉,给她擦洗身体时,她惊呆了:“这的护士告诉我了,我的病情不能动,换不了衣服!”她从受伤到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了,再不动会长褥疮的。我找来一位护士帮忙,小心翼翼地把衣服一层一层剪开,一人固定患肢,一人将衣服从身下抽出,擦洗身体后给与了翻身。我查看了骨突部位,也许是病人有点胖,并没有压出褥疮,我长长出了一口气。患者笑着对我说:“真没想到,一点也不痛,其实我穿着这衣服可难受,这下可舒服了,你们北京来的护士真棒!”。虽然有些四川话我听不懂,但没有因为语言的障碍影响了我与患者的沟通。我们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力量,就是爱。做一件小事,就可以减轻患者一部分痛苦,赢得一份信任,多么值得!她告诉我,她有个梦想,想让他们一岁的女儿将来长大也当医生。

  还有一位年轻病人,地震发生之时在火车站,逃跑时,因为人多拥挤站不稳,为了不挤倒前面的老先生,他自己向侧方倒去,将自己的右肩关节摔成粉碎性骨折,多么伟大的举动,世间到处充满爱!在危难之际,舍己救人的精神震撼了我。他说他是一名电脑方面的专家,将来康复了,他想做一个手术过程的三维立体模拟动画。

  工作之余,为了提高护理水平,我还组织授课,参与了四肢骨折的护理和肺栓塞、预防压疮、护理记录的书写,参加人员是护理部主任和全院护士长。我向护理部主任以及病房护士长介绍了我们医院的护理操作流程和输液治疗的双卡双人签字等。我和她们留下了联系方式,希望在今后工作中有护理问题可以一起探讨学习。

  在雅安,我们不仅送医疗、送技术,我们还送去温暖。虽然病人的饭有志愿者和医院解决,但是他们的房子已经没有了,队长带着我们将所有食品与用不上的生活用品捐给困难患者。在雅安的最后一天,我们一起去深山里的小山村义诊。离开雅安时,我看到我们的宾馆坐落在半山腰,被群山环抱着。雨水洗过的树叶变得透亮,绿色的山林里隐约可见灰色的屋顶。一簇一簇的白云飘在山林中,山里传来欢快的鸟叫声,一缕缕阳光照在我们每个队员脸上,真心希望雅安能够永远像今天一样如同美丽的姑娘。灾情还没有减退,余震还在不时地摧残着人们的生命,每一分每一秒,我们的心跟着钟摆一起摆动,多少的期盼,多少的欣喜都使我们的心起伏不定,高举爱心的蜡烛,为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同胞照亮生命的希望。

        短短的十二天,实现了我小小的梦想,经历很多次的余震和与地震伤员的接触,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他们的坚强鼓舞了我,我被他们舍己救人的精神震撼了。我不要沉迷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要多走出去关爱身边的人,大爱无疆。也希望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我们的梦就是中国梦!

  (北医三院骨科    宗邵杰)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