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征文之五十三】感悟中国梦
【中国梦征文之五十三】感悟中国梦
【编者按】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自2013年4月启动“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以来,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到近300篇投稿。其中,有的来自医护人员,有的来自教师学生,有的来自管理人员,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书写了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为实现美好梦想而付出的努力与行动。北医新闻网特开辟《我的中国梦征文》专栏,从众多稿件中择优摘编刊登,以飨读者。医学部党委宣传部还将组织”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活动,以使北医师生对“中国梦”内涵的学习和探讨不断深入,敬请垂注。
梦想,令人无限向往。它是理想、是目标,是源源不绝的奋斗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渴望和诉求,是历代劳动人民不断追求和企盼的梦想。曾经有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为了这个梦想而舍生忘死,为它的实现埋下伏笔。今天的我们站在历史的转折点,需要坚定不移地将中国梦变为现实。
说起中国梦,我们不禁想起历史上著名的“美国梦”,它曾是举世瞩目的理想精神之一。300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寻找一块清教徒能居住的“净土”时,“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美国给了全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即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人人都能成功”缘于早期美国土地广袤而人口稀少,移民都能获取大片肥沃的土地。当时的美国还是农业经济为主,土地就意味着财富以及成功。随着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西部发现多处金矿,有些幸运儿开始因掘金而一夜暴富,这波“淘金潮”的传奇推动了移民西进的浪潮,也为“美国梦”抹上了浓厚的金黄色彩。那时的美国人坚信,只要聪明和刻苦,人人都可以成功达到“从一文不名到亿万富豪,从社会底层到上流阶级”的目标。美国作家朗·梅勒指出“美国梦”包含几个要素,即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然而“美国梦”背后的真正动力是什么?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就是对财富的渴求和追逐。即使在今日,美国华丽丽的竞选,华丽丽的战争,背后的目的都无非是金钱。从政治现状来看,标榜和平的美国从未停止过战争,不断攻击与其意见不一致的国家。对美国而言,军队驶向下一个港湾,就是一种民族强盛的体现,是无数士兵人生梦想的实现。可是,他们从未曾想过,他们所到之处,那个国家、那个民族、那整整几代人,都没有了明天。他们的美国梦,建立在以征服为欲望的优越感之上,是自信甚至自负的表现。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所谓的美国梦处处渗透着美国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的内涵,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人主义,是泛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狭义的个人主义,主要是指“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即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其主要特征是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从总体来看,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
个人主义的无序发展乃至自由放任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美国的确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国家,但是“自由过度”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吸毒、犯罪、暴力、枪支滥用等问题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社会混乱。很显然,只要坚持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美国梦就不可能是个普遍有效的梦想,因为不存在一个社会空间足以让所有人都获得成功,“人人成功”是所有不可能的事情中最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逻辑上说,美国梦永远只能是“某些人”的梦,而不可能是“所有人”的梦,这样的梦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好梦,同时对于某些人就是噩梦。于是,美国梦的深层意义,就是一个粉碎他人的梦想而成就自己梦想的梦。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发展了极其详细的法律,只有极其详细的法律才能把自由的全部可能性一网打尽,把自由完全控制在给定的游戏中,这样才能定义“公平的”自由竞争。不过,公平不等于公正,公平只是良好定义了游戏的形式方面的情况,它不可能证明那是一个公正的游戏,因为公正需要表明的是一个游戏的内容方面的情况。从这个意义而言,美国梦不是一个为世界准备的梦,而是一个分裂世界的梦,一个为美国自己谋幸福的梦。于是,美国梦的深层意义,就是一个粉碎他人的梦想而成就自己梦想的梦。
中国梦与美国梦有本质上的不同。中国梦奉行集体价值,以集体主义为哲学基础,追求的是集体的整体利益。因此,中国梦有着家国情怀的特征,它深深扎根于崇尚和平、崇尚集体主义的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凌辱,人民苦不堪言。那时的中国梦想着独立,梦想着和平。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们有了新的中国梦。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的发展、建设自己的社会;它始终注意经济社会发展由人民群众主导、由人民群众决定;始终注意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能为人民群众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一条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之害的中华民族深深懂得和谐与和平的宝贵,决不会再走西方列强殖民侵略、霸权扩张的老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你赢我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决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90 多年艰辛探索、为30 多年成功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连续30 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13 亿人口的总体小康、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在一系列大事难事喜事方面的作为等等,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确立,我们在未来发展的征程上将越来越自觉、越来越自信。
中国梦的实现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须时刻准备迎接挑战。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必须有足够估计,树立忧患意识,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迎接各种挑战。
(北医三院教育处总支 马元良)
编辑:韩娜